一則關于醫保支付價的信息在微信圈里面瘋傳,消息稱,國家醫保藥品支付價會議討論主要是征集一下各省的意見!
目前中央擬定的初稿主要有以下幾個核心內容:
1、制定者:各省醫保支付價的政策制定將簡政放權至市級統籌區。
2、管理模式:成立由人社牽頭衛生以及相關部門形成的專門負責醫保支付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委員會
3、制定原則:原則是減少行政干預 ,加強各部門參與度(包括廠商、衛生、發改多部門)
4、數據采集:統籌地區數據采集由臨床醫院進行上報
5、標準制定:起步階段的藥品醫保支付價制定以商品名為主。
發改委放開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后,招標和醫保成為價格主要衡量指標,醫保支付價如何定,也一直是賽柏藍關注的重點,我們也一直和微友們積極分享相關信息。按照關于印發藥價改革的通知要求,人社部、衛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在9月底前出臺醫保藥品支付標準的執行規則。
我們曾經對此進行過分析,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支付標準大概率是各省各自為政,不會出臺一個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價,不過,看到國家定的規則為各市時,我們還是大吃一驚。
醫藥市場近年來大變革到了
這是為了配合各市正積極組成的醫聯體進行帶量采購的現實,而采取的支付標準制定權下放嗎?如果真的如此,中國醫藥市場真是會發生近年來的大變革!
國務院7號文主題將采購權落實給醫院,我們看到,不少醫改試點省市的做法,是以市為單位組成醫聯體進行帶量采購、二次議價,一個招標公告發出來,藥企就得積極應標,和醫院聯合體進行價格談判。
現在,如果醫保支付權也下方給市級統籌區后,意味著市級醫院聯合體的采購將會有更大的談判權,招標+醫保支付是未來藥價形成的主要力量,現在這個權利都統一到了市級醫院,藥企的弱勢地位將會進一步弱化。每個城市都將成為藥企重要的市場。醫藥市場碎片化時代正到來!
這意味著,醫藥市場將進一步分散化。對于藥企來說,首先是人力等各種成本的增加,目前各省的招標、開標、投標就已經然藥企焦頭爛額,現在更是了不得了,市級市場凸顯之后,省區經理、大區經理明顯不夠用,未來必須設立市區經理,藥企成本將會更高;
其次,藥企必須要進行市場抉擇,除了一些治療疾病的特效藥和獨家無可替代的品種,藥企都面臨市場抉擇,現在一些醫改試點城市在進行量價采購的談判,這些談判都是公開的,誰中標了大部分也是公開的,哪個品種誰能降價一目了然,不能降價的或者被替代,或者因為產品質量過硬等原因,在其他城市的招標中,反而能夠獲得優勢,不降價繼續中標。前提是你有過硬的產品、關系等。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藥企兼并整合、產業升級等面臨更大阻力。
(來源:賽柏藍)